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金陵日華
南京是个好地方

長江岸邊話六朝007  孫權把“都城”搬到秣陵

 二维码 392
发表时间:2015-08-10 10:54作者:JINLINGLAOYANG来源:長江岸邊話六朝
文章附图


山越人在秦汉时被就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和汉人自然是苦大仇深,时而装作睦邻友好,转眼又反目成仇。在孙权以前,全国政权中心在北方,山越没有威胁到皇权,地方官僚自然不会和他们拼老命,大部分时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汉政府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好办法,只能得过且过。总体来说,他们如同在水泊梁山,喝酒吃肉打劫,还是自由自在的。


镇抚山越图.jpg


镇抚秣陵周边的山越人

但孙权来了,山越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孙权对他们定位很简单,在我的大本营还敢闹事,那就是不稳定因素,是破坏和平的恐怖分子,统统镇压。

孙策在世的时候,就武力围剿过,双方结下梁子。孙权继位的第一件事本来是为父复仇,但西征黄祖刚打了一半,山越人也想报仇雪恨,就趁孙权后方不稳聚众造反。孙权大怒,把手下所有能调动的大将全部派到平定山越的前线,吕范、程普、韩当、周泰、吕蒙、太史慈等一批能人组成的豪华阵容,先是在豫章郡,此后又在丹阳郡,包括秣陵,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杀掉了几万名山越人。活着的人中,强壮的去当兵,有10多万户编入兵户;瘦弱的人去服劳役。既补充了兵源又增加了劳动力,可算是一举两得。从此吴郡以及秣陵一带社会治安得到明显改善,当然孙权和山越的战争并没有结束,山越人坚持游击战是长期的。


骁勇善战的山越人.jpg


孙权本意是为了消灭他们,但从历史发展观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族大融合,是歪打正着。孙权歪打正着的事有好几件,这算第一件。

孙权在吴郡除了平定山越外,还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件就是平定内乱,镇压一批反对他的人;二是西征江夏的黄祖,最终杀死了他,为孙坚报了仇。

在吴郡的8年,孙权一直忙于平定南方,顺风顺水,那么曹操干吗去了呢?为什么没有趁孙权立足未稳就大举进攻呢?事实上,曹操和孙权还握手言欢,遥相呼应,成了表面上的朋友。原因就是北方大乱,曹操自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忙着荡平北方各种割据势力,也怕孙权背后捣乱,一直与孙权很客气远远地打招呼。孙权也很识相,知道自己北上的力量还不够,先拓展自己的地盘,大捞一笔再说。


山越人民俗表演:食火.jpeg


赤壁之战后孙权移都秣陵

但孙权消灭黄祖之后,一切就改变了。因为黄祖镇守的是江夏(今湖北云梦),江夏属于荆州,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大部分,河南南部,两广北部等地区。此时北方基本平定,曹操也开始转过神来,眼光扫向了南方,才发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荆州的一把手刘表病重,不久身亡。谁获得了荆州,不论北进中原,还是平定南方,都可以掌握主动。他没想到不起眼的孙权速度这么快,离荆州已经近在咫尺,曹操陡然感到了压力,大受刺激,知道时不我待,来不及休整军队,立即举兵南下。

公元208年,孙权把行政中心移到京口(今镇江),还修筑了京口城。原因就是曹操亲自带了几十万大军南征,孙权觉得吴郡离前线太远了,为了便于指挥作战,才决定迁都。这一年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与曹军大战,一把熊熊大火中,曹军狼狈北逃。孙、刘以弱胜强,孙权成了名符其实的江东王,曹操退回江北,刘备开拓荆州,天下三分。

但他在京口只住了3年,211年就把行政中心移到了秣陵。这是秣陵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割据政权的中心,因为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所以南京“六朝古都”的年代并不是从这一年算起,但这为以后成为都城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看作是正式聘用前的试用期。

那么孙权为什么要搬到秣陵呢?


孫權紀念館0.jpg


请看下期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