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博览:中国歼-10C为何让美军不安?可击败F-15等先进战机!2018-08-31 14:52来源:扬子晚报作者:子彧 (扬子晚报特约专稿)浏览数:517次
![]() 中国空军的歼-10C战机的双机编队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6月12日发表报道称,中国歼-10战斗机能与美国的F-15C“鹰”和F-16“战隼”以及俄罗斯的苏-27“侧卫”和米格-29“支点”相媲美。这对于增强中国空军的全疆机动和全域作战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零开始终于成为最强三代机 歼-10于1988年开始研制时,最初的设想是作为纯粹的制空战斗机,用来对抗前苏联的苏-27和米格-29,以及美国的F-15和F-16。但1991年前苏联解体,中国在北方的最大威胁消失了,歼-10的发展战略出现调整,最终的发展目标确定为中型、超音速、全天候、多用途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AL-31F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实现了“全玻璃化”的座舱设计,这在某种程度上比俄罗斯的同类战机更先进。特别是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歼-10装备了1473H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可挂载多种光电吊舱,能携带多种俄罗斯和中国制造的雷达与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以及大量精确制导武器,从而证明其多用途性是实实在在的。 歼-10出现后,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标准,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可以说,歼-10是中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由于歼-10是国内研制的战斗机中电子系统最多、功能最复杂的型号,所以其电磁兼容性能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但由于是第一次设计第三代战机,歼-10A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消化吸收的西方先进技术也需要在该机上应用,于是改进研制的歼-10B飞机问世了。歼-10B采用了无附面层隔道进气道(DSI),雷达罩被重新设计,驾驶舱前方安装有光电瞄准系统,内藏红外线搜索及追踪系统、激光测距仪,垂直尾翼与襟翼也相应加大,垂尾切尖、腹鳍切尖。在内部性能上,歼-10B将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与添加的激光测距仪和国产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融为一体,还采用了性能更高的电子战和电子对抗套件,据说可以同时与4个目标作战,具有较强的对空和对面攻击能力。 歼-10的最新型号是歼-10C,该机采用了国产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AESA),机身使用了更多复合材料,还配装先进的航电系统及多型先进机载武器,显著提升了制空作战、对地对海突击和信息对抗能力,具备了中近距制空和对地面、海面目标精确打击的能力。在制空作战中,歼-10C可发挥中距攻击的优势,能让敌机在威胁到自身之前将其击落;在对地、对海突击中,歼-10C可发挥信息攻防优势,对多种地面及海面目标实施远近结合的精确空面打击。据悉,在2017年6月份,歼-10C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标志着国产先进改进型多用途战斗机正式形成战斗力,这必将进一步增强空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发挥中国空中力量在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为何歼-10能媲美F-15与苏-27 自2004年歼-10服役以来,它已成为中国空军序列的重要武器,目前大约有近400架在役,为中国提供了相对低成本、但能力强大的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因为歼-10融合了先进的机身设计与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在任务目标上同时注重高速截击与格斗能力,这就赋予了其强大的战斗力。有军事专家表示,实际上歼-10是有所谓“三代半”的水平,特别是改进型的歼-10C,很可能使用了类似于四代机的集中式航电架构,因此在主要性能上提升较大。 就具体性能而言,歼-10战机的作战性能与美国F-16C/D相当,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引用国内媒体的报道称,在中国西北某机场进行的一次对抗演习中,两架歼-10战机与“敌”4架第三代战机展开了空中对抗演习。在空中较量了4个回合后,歼-10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全胜战绩。据军事专家分析,虽然《解放军报》没有指明4架“敌”第三代战机是什么型号,但除歼-10外,中国目前装备的第三代战机只有苏-27系列战机。据此,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认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的战力,“全面超过了西方仍在服役的第三代战机”,这当然包括最新型F-15E和F-16C。 不过,这主要指的是歼-10B。虽然歼-10B完成了从制空型向多用途战斗机的转型,但其装备的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差不少。这也使得歼-10B战机在面对中国周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三代战机时并无压倒性优势。所以,歼-10B战机只生产了约两年时间就宣告停产,取而代之的是换装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AESA),以及改进了其他航电设备的歼-10C战机。 歼-10C战机与歼-10B战机外观上的区别并不大,比较显著的一点是机背刀状天线数量由1个增至3个。歼-10C的重点改进可以归结为三个方向,即战场感知能力、多用途能力和电子战能力,预计歼-10C战机的制空能力得到再次加强,其多目标接战能力可比歼-10B有大幅度提升。而且,歼-10C战机应该可以使用中国最新研发的PL-10近距空空导弹、PL-15中距空空导弹,以及此前在网络上亮相的一款鹰击-91反辐射导弹。因此国外倾向性认为,歼-10C配装了先进的传感器和信息攻防系统,未来将与歼-16、苏-35等三代半战机一道,成为中国空军制胜空天的重要力量。 毫无疑问,歼-10B/C的出现将更好地贯彻中国空军“攻防兼备”的作战思想。据《简氏防务周刊》分析指出,歼-10B/C与歼-11B和歼-16一起,再加上苏-30MKK和苏-35的加盟,这些大多属于三代半水平的战机同时装备中国空军后,表明中国空军从以大量的普通战机来战胜敌方先进战机、夺取制空权的“以量胜优”的时代,进入了“以优胜优”时代。有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歼-10是“中国迈向航空强国的决定性一步,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虽然歼-10战机性能不如美国第四代战斗机,但其优良的基础设计和大体国产化的配套设备使其能够与西方三代战机相抗衡,其中歼-10B/C将使得中国空军在与西方同代的F-15E和F-16C/D以及F/A-18E/F的对抗中,首次可以很自信很从容的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来战胜敌人。 将是歼-20和歼-16的最好搭档 现实来看,歼-10系列战机设计合理,价格适中,性能优秀,无疑是一款多用途现代化的战机,其作战范围可覆盖整个东南沿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在今后5~10年里,歼-10C将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未来它将大批量生产和列装,以逐步替代空军现役众多的二代战机。届时,中国空军现役的三代机数量将与美国不相上下,同时还具备后发优势,因此在总体性能上要优于美国。虽然现在世界格局是四代机引领空战的时代,但歼-10C战机的实力不能被忽视。因此,俄罗斯《消息报》郑重指出,千万不要低估中国的歼-10C战机,该机凭借其先进的雷达系统和独有的目标指示吊舱,完全可以将其归入三代半战机的范围以内,而且可能是“最强三代半之一”。 而在中国空军中,歼-10C可以说是仅次于歼-20的先进战机,因为歼-10C的雷达截面约为1.0平方米,因此歼-10C对于F-22A来说只有一定的抗衡能力。但据说歼-10C因为安装了非常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因此能够确保在100公里以内探测到F-22A,所以在战术合理的安排下,具有一定的对抗四代机的能力。 同时,在中国空军最新的演习中,歼-20、歼-16、歼-10C三型战机混编组成的体系作战分队。在这样的战术中,歼-20利用自身态势感知和隐身优势,歼灭对方夺取制空权——这就是所谓的“踹门”,随后歼-16和歼-10C就可对地面目标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这就是所谓的“扫射”和“摧毁”。 但是,歼-10却至今没有获得出口订单,最早传出采购消息的是巴基斯坦,但是据称是因为该机采用了俄制发动机的原因,导致巴基斯坦至今没有下单。之后歼-10的潜在买家中还有伊朗,但因为地区局势以及某些大国的极力阻挠,也导致伊朗的采购至今成为悬念。近期有报道说,阿根廷曾想为阿空军采购24架歼-10战机,但对于一个国力不强的南美国家来说,每架歼-10C的造价可能高达3亿人民币,如此昂贵的价格使其只能望而却步。 当前来看,在歼-20已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歼-10战机的可能性更大了,而且随着F-35的生产数量已达到300架,其在世界各地的威胁必将促使一些国家不得不考虑认真应对。 编辑:申沁宇(来源:扬子晚报) 上一篇: 吴潜:史一抗击倭寇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