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金陵日華
南京是个好地方
新闻详情

金陵四十八景10  鐘阜晴云  中山陵

 二维码 1582
发表时间:2017-05-23 12:03作者:金陵日華来源:華華的網頁
文章附图



南京·中山陵

金陵四十八景之“鐘阜晴云”说的是紫金山上的云景。


紫金山位于南京东郊,又称钟山,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有“金陵毓秀”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首批国家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钟山南麓。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早在三国与汉朝就极负盛名。

相关临近景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梅花山、天文台、植物园、谭延闿墓、邓演达墓、廖仲恺墓、戴笠墓、国军将士墓、航空烈士陵园......

由于景点甚多,不能在一篇中赘述,本文只选一个代表——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祭堂


中山陵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中山先生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后,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中山先生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

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南面入口处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墓道以北沿山势向上,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筑,到牌坊平面距离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后的墓室表现为大钟的钟钮。整个陵墓建筑都用蓝色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


中山陵设计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

中山陵航拍 平面呈警钟

中山陵远眺,1930年代

中山陵远眺,1930年代

中山陵远眺,1930年代

中山陵 陵园路

中山陵 陵园路


中山陵 陵园路


博愛坊

中山陵的入口位于墓区最南端,是一座三间四柱的花岗石牌坊。在中国的明清建筑中,牌坊是用来标识入口的装饰建筑。吕彦直最初将牌坊设置在陵门前,后来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在陵门前设一条墓道,以增添陵墓的气势,于是将牌坊移到了墓道最南端。牌坊高11米,宽17.3,四楹三开间,中门横楣上的石额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二个鎏金大字,牌坊因此又名博爱坊。牌坊顶端覆盖蓝色琉璃瓦,四根石柱底部为长方形大石座,在柱脚前后夹抱鼓石,牌坊上刻莲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绘式的图案。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1935年

中山陵·博爱坊,1935

中山陵·博爱坊,1935

中山陵·博爱坊(向南看孝经鼎)

中山陵·博愛坊

中山陵·博爱坊  日占时期

中山陵·博爱坊  日占时期

中山陵·博爱坊  日占时期

中山陵·博爱坊  日占时期(兩個日本軍官)

中山陵·博爱坊  日占时期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博爱坊


陵門

牌坊以北的墓道是一条长约480米、宽约40米的缓长坡道,通往中山陵的陵门。墓道有三条平行路面,正中是钢筋水泥路面,宽约12米,左、右是各宽4.2米柏油路面,车辆可以沿左右车道直达陵门。

陵门是中山陵的正门,处于中山陵中轴线正中。陵门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屋身为由福建花岗石砌成的三间无梁殿式样,在斗拱、梁、枋等处都有雕刻精美的花纹。陵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南北面各有三道拱门,两边的拱门稍小,凸显出中门的高大。在南面正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鎏金大字。陵门南面的东西两侧安放了一对高约3米的汉白玉石狮,增添了陵门建筑的气势。这对石狮原是宋哲元从北平定王府购得,1935年7月赠送给总理陵园内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山文化教育馆又将这对石狮转赠陵园

陵门高踞于20级花岗石台阶上,台阶下是与墓道相连的一块能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泥大平台。平台两侧的草坪上有十棵修剪成球形的大叶黄杨,还有六株伞状的千头松,这些四季常青的植物是对平台周围景致的衬托。平台东西两侧还对称地建有两座象征性的点缀建筑,为卷棚式硬山顶,顶覆蓝色琉璃瓦,东房为卫士室,西房为休息室,室内装有洗手间设备。



中山陵·陵门 1931

中山陵·墓道及陵门,1931

中山陵·墓道及陵门,1931

中山陵·陵门 1935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 日佔時期(防空網)

中山陵·陵门(石獅及衛兵)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上的石額


碑亭

碑亭在陵门后的第二层平台上,建筑结构为仿中国古代木结构,用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碑亭平面为方形,边长12.2米,高约17米。碑亭正中竖立着长方形的花岗石墓碑,高9米,宽4米,重数十吨,碑材采自福建。墓碑正面竖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 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由谭延闿以颜体书写。葬事筹备委员会原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吴稚晖分写墓志铭、传文和记文,但这些内容一直没有确定下来。1928年1月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不是文字能概括的,因此决定仅书写碑文。墓碑顶端刻云彩、底座刻巨浪,线条简洁朴素,是吕彦直的设计。

墓碑在顶端花纹下方的正反面各刻国民党党徽青天百日图案一枚,这两枚图案原为阳刻,文革中被铲除,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中山陵作了一次全面维修,按照原样重新修复,改为阴刻。碑亭的东、南、西三面,各有拱门一洞,供谒陵者出入。碑亭北侧的拱门下设有石栏,只能凭栏仰望祭堂,不能通行。


中山陵·陵门內看碑亭

中山陵·碑亭内的陵碑 日占时期

中山陵·碑亭(向南回看)  1931

中山陵·向南回看碑亭及陵門  1935

中山陵·碑亭(防空网),1938

中山陵·回望碑亭(防空网),1938

中山陵·回望碑亭,1940年代


石階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依山而建,依次分布在紫金山中茅山南坡的轴线上,建筑师用台阶将这些建筑连为整体。整个轴线上共有台阶392级,全部用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其中从碑亭到祭堂前平台的石阶共290级,分成8段,各段之间设置一个平台。这些平台既即为祭奠活动提供了空间,又赋予这条石阶路以节奏的变化,使人在登临的过程中不至于感觉枯燥。这种台阶与平台交错的设计还形成了颇有特色的视觉效果:向上仰视只见台阶,不见平台;向下俯视则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平台上还陈列着纪念物作为点缀。第六层平台两侧安放着上海特别市政府为纪念奉安大典捐献的铜鼎一对,上刻“奉安大典”四个篆字,其中西侧的铜鼎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被日军弹片击中,留下了两个弹孔。第七层平台布置一对豆绿色石狮,东侧为雄狮、西侧为雌狮,是福建蒋文子的作品。石狮的口中含着一只圆球,能自由转动而不会掉出。雌狮的牙齿在日本占领期间被损坏,圆球从此失落,雌狮脚下的小狮也被盗走。从第七层平台向上攀登30级、42级,54级石阶,分别是第八、第九、第十层平台。从第十层平台向上再走过9级石阶就是祭堂大门


中山陵·祭堂 1930年代初

中山陵·祭堂雪景

中山陵·祭堂

中山陵·祭堂 第七層台階上的石獅

中山陵·祭堂 第六層台階上的銅鼎(兩個彈坑)

中山陵·祭堂1930年代初

中山陵·祭堂1930年代初

中山陵·祭堂1930年代初

中山陵·祭堂(奥运选手出发柏林前谒陵) 1936

中山陵·祭堂


祭堂

祭堂是中山陵最高的建筑,位于中茅山顶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层大平台正中。大平台东西宽度162米,南北进深38米,平台入口两侧分设孙科赠送的青石鼎一座。祭堂两侧矗立着一对花岗石华表望柱,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断面为六边形,六面都用卷云纹浮雕装饰。青石鼎和华表都是福建泉州蒋文子设计制作的。祭堂坐北朝南,是仿木结构的石造宫殿式建筑,长28米,宽22.5米,高26米,重檐歇山顶覆蓝色琉璃瓦,檐下筑石斗拱飞檐二层,是整个陵园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祭堂正立面开三座拱门,与重檐顶构成一个宽高比为3:5的矩形,两边的堡垒式方屋各占1/5比例,使正立面形成正方形,是西方古典主义的三段式构图。三座拱门分别安装镂空梅花格图案的紫铜门一对,门楣上方的额枋上从东到西分别为张静江书写的民族民权民生六个篆书金字,代表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正中的拱门略大,上下重檐之间嵌有直额,上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金字。


中山陵·祭堂平台  从西向东看  1930年代

中山陵·祭堂  1930年代

中山陵·祭堂  1940年代

中山陵·祭堂外的围墙  1930年代

中山陵·祭堂上下重檐间的直额


祭堂地面铺云南大理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青天白日图案,周围环绕红色花纹方格,以符合满地红的意象。堂内有12根石柱,下承大理石柱础,柱心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外皮包裹青岛产黑色花岗石。四周墙壁上半部贴人造石,下半部为灰黑色大理石板制成的护壁,其中东西两侧护壁上刻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北侧护壁上原有蒋介石、胡汉民和谭延闿分别抄录的《总理遗训》、《总理遗嘱》和《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在文革中被磨平。

祭堂内中央偏北处安放孙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一尊,高4.6米,坐像身着长袍马褂,书卷平摊在膝上,双目平视远处,是波兰裔法国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的作品。坐像底座四周刻反映孙中山生平和革命事迹的浮雕。

祭堂的四角有四间堡垒式方屋,西南角方屋内的墙壁上原有吕彦直的半身雕像,在抗日战争中失踪。


中山陵·祭堂内景——孙中山坐像

中山陵·祭堂内景——孙中山坐像


墓室

墓室设在祭堂后方,与祭堂通过墓门相连。墓门分内外两道,第一道是美国造双开紫铜保险门,开在祭堂孙中山坐像身后,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外框,横额上是孙中山原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题写的“浩气长存”四字。第二道是独扇铜门,门上镌有张静江书写的“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


中山陵·陵寝大门

中山陵·陵寝大门(此時尚未安放孫中山坐像)


墓室为半球形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外壁为香港花岗石,中间浇筑钢筋混凝土,内壁为妃色人造石贴面,穹顶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青天白日满地红图案。墓室中央设圆形下沉式墓圹,直径4.3米,四周用白色大理石围栏。墓圹深1.6米,底部用白色瓷片铺地,正中陈设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孙中山卧像,由捷克雕刻家高崎用北京大理石雕成,按照孙中山遗体形象塑造。孙中山遗体用铜棺盛殓,安葬在卧像下方5米处的墓穴内。


中山陵·墓室中央的墓圹

中山陵·墓圹里的中先生卧像

中山陵·墓圹里的中先生卧像

中山陵·墓室穹顶上的国民党党徽

中山陵·捷克雕塑家高琪与创作的中先生卧像,1929

中山陵·站在墓室后面的山坡上回望

中山陵·寶頂

中山陵·站在墓室后面的山坡上回望全景 1930年代


孝經鼎

中山陵广场南端的正中,屹立着一座高大的紫铜鼎——孝经鼎。这座铜鼎是戴季陶和中山大学师生捐建的。

戴季陶曾历任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又曾任《星期评论》主笔,《建设》杂志编委,创办中央通讯社,是国民党的主要理论家之一,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他连续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系统提出了"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官方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戴季陶的论著还有《青年之路》、《学礼录》、《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后人编有《戴季陶先生文存》。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亲自创办的。1926年7月,为纪念创办人孙中山先生,國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國立中山大学,戴季陶是中山大学的校长。(现為广东中山大学。1949年国民党当局迁至台湾后,应社会对高等教育之需求,1980年于高雄市西子灣復建国立中山大学,所以海峽兩岸各自都有個中山大學。

戴季陶与孙中山相识前,在槟榔屿孙中山的家中当私人教师,为孙中山的两个女儿讲授国文。1911年12月底,戴季陶以同盟会会员兼新闻记者的身份首次见到孙中山。1912年9月,孙中山任督办全国铁路事宜,戴季陶被孙中山聘为机要秘书,从此,便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不久,戴季陶又担任了孙中山的专职记事,随孙中山奔走各处,把孙中山讲话记录下来,既快又准确,受到孙中山的赞许。几个月后,他把孙中山在各地的讲演记录进行精心整理,辑成《民国政治纲领》及《钱币革命要义》两本书。他曾参加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随孙中山策划全国铁路建设,进行二次革命,反对北洋军阀。1924年1月,孙中山自广州取道上海、日本、天津,赴北京讨论国事,戴季陶随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逝世,戴季陶是孙中山遗嘱签证人之一。

孙中山奉安于中山陵以后,戴季陶就想在中山陵前建立一座永久性的纪念物,最后决定由自己与中山大学师生合捐一座铜鼎。因为鼎内有六角形铜牌,上刻戴季陶母亲黄氏所书写的《孝经》全文,所以称孝经鼎。孝经鼎高约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铜鼎外观为圆形,三足两耳,由三节构成,可以拆卸开来。鼎壁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字,那是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军人的要求。鼎的另一面原来铸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8个字,这是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的中国人的传统"八德","文革"中这8个字被磨去。

为了安置这座孝经鼎,陵园特地在中山陵广场南端正中建造了鼎台。鼎台基座上还刻着夏行时、顾文钰等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陵园工务组11名工务员的名字。在石台下面约3米深的地基中,埋藏着一只石匣子,石匣中装有一只一方尺大小的古铜色箱,箱内贮存着在南京的中山大学师生所恭录的孙中山全部遗教。箱面刻有总理遗嘱,由戴季陶书写。1933年5月7日,在铜鼎地基处举行了奠基礼,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出席了奠基礼并发表了讲话。随后,由戴季陶和辛树帜两人手捧铜箱放入石匣内。戴季陶亲自用水泥填入石匣内封固,然后徐徐放入地基底部。即使将来铜鼎及鼎台遇到战争或其他不测的灾难被毁坏了,地基下的石匣铜箱也将永不损坏。

"文革"期间,1968年因为原来位于新街口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迁于此,孝经鼎一度移到中山陵陵门前的广场上。1985年3月,孙中山铜像迁到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前,铜鼎才回到原地。


中山陵·孝经鼎 1938

中山陵·孝经鼎

中山陵·孝经鼎

中山陵·孝经鼎 1990年代

中山陵·孝经鼎 1990年代


音樂台

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建筑,位于中山陵广场东南面,主要用于纪念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是一座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的露天舞台。该建筑由杨廷宝设计,利源营造厂承建,造价9.5万元,费用源于当时旅美旧金山的华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的捐款。1932年秋动工,1933年8月建成。

音乐台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其平面布局呈半圆形,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舞台及照壁。舞台长约22米,宽约13.33米,高出地面3.33 米。舞台后方为一堵混凝土照壁,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略呈围曲,立于须弥座上。既为舞台背景,又是起到反射声波作用,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在舞台边缘处有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舞台正前方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雨水,池水终年不涸,有增强舞台音效的作用。舞台两翼筑有平台,上砌有钢筋混凝土紫藤花架。舞台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舞台前为观众席。设计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成由高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席。半圆形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为12块,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

半圆形音乐台较高外缘上建有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紫藤花架。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花架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有长条形石凳,供观众品茶休憩。在花架边的紫藤外围,有一条弧形水沟,上有五座小桥,为音乐台内的五条出入口。紫藤长廊呈半圆形展开,形成等距离的节奏和旋律美。


中山陵·音乐台 1940

中山陵·音乐台 1944

中山陵·音乐台 1944

中山陵·音乐台 1990年代

中山陵·音乐台 外圍紫藤架 1990年代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位于中山陵通往灵谷寺的公路南侧,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陵园在中山陵以东的二道沟筑坝蓄水,形成人工湖流徽湖,湖边种植柳树、桃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款1.1万元,在湖的西岸建造水榭,建筑师为顾文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32年冬建成。建筑三面临水,惟西面以石阶与湖岸相连,平面呈长方形,长13米,宽9米,柱子漆为蓝色,卷棚顶上覆以白色仿琉璃瓦,檐下悬有徐向前于1985年6月所题匾额。


中山陵 流徽榭

中山陵 流徽榭

中山陵 流徽榭 雪景

中山陵 流徽榭 1990年代

中山陵 流徽榭 2010年代


藏經樓

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藏经楼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是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后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并展出奉安大典珍贵史料。

藏经楼主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屋背及屋檐覆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竖有紫铜鎏金法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内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极为壮观。

主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总面积1600平方米。一楼中部大厅上高悬一座火炬形大吊灯,厅顶部饰有鎏金的八角形莲花藻井,显得豪华宏丽。


中山陵·藏经楼

中山陵·藏经楼

中山陵·从藏经楼东望灵谷寺塔

中山陵·从藏经楼东望灵谷寺塔


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送的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青团6138块,计15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中山陵·藏经楼 三民主义碑廊


銅像故事

藏经楼前广场,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这尊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先生赠送的。早在1895年1月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到香港,组织兴中会总部,这时与香港"梅屋照相馆"的老板梅屋庄吉相识,曾多次接受梅屋捐助的活动经费。不久袁世凯窃国称帝后,孙中山先生被迫去日本,就住在梅屋庄吉家中。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典礼也是在梅屋家中举行的。


中山陵·藏经楼前广场矗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1928年 上述孫中山銅像由日本人梅屋庄吉在日本铸造

1929年 铜像立于黄埔路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内大礼堂前

1942年 铜像被汪伪政府迁移至南京新街口广场中央 背南朝北

1968年 铜像被遷移立於中山陵·博愛坊廣場南端的孝經鼎台基之上

1985年 铜像被安放在中山陵藏经阁前

1996年 南京新街口廣場中央又安放了当代雕塑家戴广文重塑之孫中山铜像 背北朝南

2001年 南京新街口地铁施工 铜像被迁移保存

2010年 阔别9年多的孙中山铜像(戴廣文塑)被重新安放在新街口广场


謁陵舊照


192882日蔣介石 宋美齡等拜謁中山陵

抗戰勝利還都南京后 謁陵大典

1949年前蔣介石謁陵

1949年前蔣介石謁陵

1953223日毛澤東謁陵

1953223日毛澤東謁陵


行健亭

行健亭坐落在中山陵陵园大道与明陵路交叉口,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行健亭是1931年4月广州市政府捐款一万元修建,由著名建筑师赵荣设计。

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光顶,上覆蓝色琉璃瓦,行健亭为钢筋水泥构筑,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的每个角有4根支柱,4个角共16根柱,均饰以红漆。亭内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两重亭顶均覆以蓝色琉璃瓦。在万绿丛中的行健亭,恰如一枚彩色斑斓的明珠,光彩熠熠,生辉不已。行健亭四周,设有水泥栏杆,高40厘米,可供游人坐憩。“行健”二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山陵·行健亭(在建)

中山陵·行健亭 1990年代


光化亭

光化亭位于中山陵东面小山阜上,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该亭建于1931-1934年,刘敦桢建筑师设计,福建省蒋源成石厂承包建筑,是用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华侨的赠款建造的。

亭的屋脊、屋面、斗拱、梁柱、藻井等全用大理石雕成,花纹至细,刻工至巨,为陵园亭中最精美之工程。


中山陵·光化亭 立礎石

中山陵·光化亭 1990年代


仰止亭

孙中山去世以后,叶恭绰即在中山陵旁修建了一座“仰止亭”,以表达他对孙中山“高山仰止”的敬仰之情。


中山陵·仰止亭 1990年代

中山陵·仰止亭捐建者叶恭绰先生墓在仰止亭附近


其他紀念建築

中山陵·永丰社建于1933年,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抗战期间被毁,片瓦无存。在1993年,管理部门按原貌重建。


中山陵·永丰社1930年代

中山陵·永丰社 1993年復建

中山陵·奉安纪念馆 1930年代

中山陵·被炸毁的陵园管委会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的丛林间,是孙中山纪念馆的一个附属机构。建于1994年,199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70周年纪念日正式启用。目前,中山书院主要用于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中山陵·中山書院

中山陵·中山書院

中山陵·中山書院內的孫中山雕像


奉安大典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生前孙中山也曾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遵照孙中山的遗愿,遗体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


孙中山辞世1925312

孙中山的灵堂 设于北京中央公园原社稷坛大殿内

中山遗体由中央公园社稷坛移厝碧云寺192542

宋庆龄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守灵

远眺紫金山


紫金山位于南京城以东,东西长约7公里,居中的主峰北高峰海拔448.2米,东峰小茅山海拔360米,西峰天堡山海拔250米,北高峰与天堡山之间是海拔425米的二峰头陀岭,地势险峻,北高峰与小茅山之间是海拔351米的中茅山,地势较为平缓。

为在紫金山上寻找合适的墓址,1925年4月孙夫人宋庆龄、孙中山之子孙科及多位葬事筹备委员先后三次登上紫金山实地勘察,经过考察后认为紫金山中部的中茅山最为合适。


宋庆龄等勘察墓址 1925年4月11日


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孙中山故居召开会议,最终确定墓址选在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会议还决定将紫金山一带数万亩土地全部圈入陵园。

1925年5月13日,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由孙科与负责工程的常务委员宋子文的建筑顾问赫门起草的《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在报纸上发布公告,悬奖征求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葬事筹备委员会在《条例》中对陵墓的性质、功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都做出了规定:首先,陵墓要体现“特殊与纪念之性质”;

其次,祭堂和墓室要便于公众入内瞻仰,祭堂外要有可立五万人的空地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再次,祭堂建筑风格必须为“中国古式”,或者“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

最后,为了建筑的永久保存,要求使用石料和钢筋三合土,不用砖木材料;

《条例》还要求陵墓建筑应简朴庄严,不求奢侈华贵。

至9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共收到40多份应征图案,其中吕彦直的图案被评判顾问认为“合于中国观念”、“简朴浑厚”,“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9月27日下午,葬事筹备委员与家属代表开会复议,一致赞成采用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建造陵墓,并决定聘请吕彦直主持中山陵的建筑工程。


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3.18)的中山陵设计方案

中山陵·设计稿

中山陵工程分三部进行。第一部工程包括祭堂、墓室、平台、石阶、围墙及石坡等,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926年1月15日开工后,因时局动荡,工程进展缓慢,直到1929年春才完工。第二部工程包括水沟、石阶、护壁、挖土填上等工程,由上海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1927年11月开工。这时国民政府已定都南京,时局安定,因此第二部工程进展比较顺利。第三部工程包括牌坊、陵门、碑亭、围墙、卫士室等,在孙中山葬入中山陵之后进行,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1929年8月开工,与第一部工程同时完工。本来按合同规定,第三部工程应于1931年2月28日以前全部完工,但巨大的墓碑石料在水运时沉入江中,只能费时重新采料。因为发生了工程事故,第三部工程直到1931年底才全部完工。

中山陵工程由设计师吕彦直主持。吕彦直为工程耗费了大量心血,终因辛劳过度病倒,但他在病中仍坚持亲自决定各项工艺和建筑材料,只有材料样品经检测超过当时的美国标准才签字准许使用,否则就要返工。由于吕彦直的要求极为严格,以致营造厂发出“吕建筑师欲成其千载一时艺术之名,处处以试验出之”的怨言。在第一期工程即将完工时,吕彦直因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逝世,工程由他的好友兼合伙人李锦沛和黄檀甫继续主持完成。



中山陵·奠基碑

中山陵破土动工 1926

中山陵·祭堂 在建中 1928

中山陵·祭堂 在建中 1928

中山陵·祭堂 在建中 1928

中山陵·墓道 在建中 1928

中山陵 在建中 陵門及碑亭尚未建造

中山陵 在建中 碑亭及陵門已可見雛形 遠處博愛坊似已建成

中山陵·祭堂、平台及部分台階 在建中

中山陵·碑亭 在建中 1929

中山陵(在建),1929

中山陵(在建) 整個工程已可見雛形 1929

中山陵(在建),1929

中山陵(在建),1929


中山陵于1926年3月12日奠基动工,1929年春基本建成。1929年5月26日,中山先生灵柩从北京碧云寺起运,1929年5月28日上午专列抵达南京浦口。


中山先生灵柩 19295

1929526中山先生灵柩从北京碧云寺起运

中山先生灵柩之专列 19295

中山先生灵柩之专列 19295

运中山先生灵柩之专列停靠在济南车站

1929528 运灵柩之专列抵达南京浦口

国府要员恭迎在浦口车站 右起:戴季陶、胡汉民、吴稚晖、谭延闓、于右任

中山先生灵榇由浦口码头登上渡轮,在军舰护送下渡过长江,1929528

中山先生灵榇由浦口码头登上渡轮,在军舰护送下渡过长江,1929528


中山灵榇抵达南京后,停灵于中央党部礼堂。从5月28日起由中央委员、各特任官轮流在中央党部守灵,3人为一班,每班4小时。第一班由蒋介石、谭延闿、胡汉民守灵。共22班,直至6月1日奉安日为止。


灵榇停在中央党部

1929年5月29日至31日为公祭日。三天公祭结束后,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由蒋介石主持,参加封棺典礼的有宋庆龄、孙科、陈淑英、孙治平、孙治强、孙穗英、孙穗华、孙琬、戴恩赛、孙满、孙乾、陈少白、林焕廷、何香凝、宋霭龄、宋美龄、宋子良、郑洪年、胡汉民、谭延闿等人。众人鞠躬默哀后,由蒋介石率领依次至灵前瞻仰孙中山遗容,然后封棺。

6月1 日是奉安日。4时15分,狮子山炮台鸣礼炮101响,灵榇移出中央党部大门,由杠夫抬上汽车。汽车的四周遍扎白彩球,上覆党旗、国旗。灵榇扶上汽车后,孙中山家属、亲故及各委员、各国专使等即加入第七行列,宋庆龄、陈淑英、孙琬、何香凝、宋美龄、宋霭龄等家属和女眷在特制黑色布幔内步行出中央党部,分乘马车随灵护送,其余男宾则分左右两列分别执绋步送。

4时25分,号兵吹起启行号,灵车启动。200余名军校学生任护灵团,全副武装,分列两侧,随行护卫。 迎榇大道沿途搭起松柏牌楼、青白布牌楼及救护棚等51座,沿途瞻仰送殡的群众达50万人,航空署并派飞机5架回翔空中致敬。

上午9时许,各行列先后到达紫金山麓陵园广场。


奉安日 灵榇从中央党部起运 192961

灵榇经中山门驶向陵园 192961日(可見當時尚未拆除的中山門外甕城)

宋庆龄等参加奉安仪式

宋庆龄等参加奉安仪式

灵榇至中山陵园

1929年6月1日9时30分,由孔祥熙、吴铁城、郑洪年等率领杠夫10人将灵榇从灵车上降下,移上弼舆。  9时45分起杠,步石级而上。国民政府乐队40名乐师奏哀乐前导,宋庆龄率领众亲属等女眷在布幔内步行送殡,执绋人员在两侧恭扶前进。10时零8分,灵榇抵达祭鲻前平台,杠夫换用小杠,宣赞员宣赞,执绋人员恭扶灵榇入灵堂,停于中央,肃静片刻后,由宣赞员宣赞,举行奉安典礼。奏哀乐后,全体行三鞠躬礼,然后献花圈,读诔文,蒋介石主祭,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中山先生灵榇從石階而上至祭堂


典礼完毕后,孔祥熙率领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孙中山亲属、中央代表蒋介石、故旧代表犬养毅、各国专使代表欧登科随同进入墓室,率领杠夫将孙中山灵榇奉安于圹内。

这时,狮子山炮台响起101响礼炮,全国民众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12时正,奉安完毕。在祭堂内参加大典的人员依次进墓门瞻仰。然后回到祭堂,全体集合,再行鞠躬礼,奏哀乐。最后,由夫人宋庆龄率领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将墓门关闭,备极隆重的奉安大典告成。



中山陵近影


中山陵·石階 祭堂 雪景

中山陵·碑亭

中山陵·回望全景

中山陵·祭堂之孫中山坐像

中山陵·墓室 墓壙中的孫中山臥像

中山陵·博愛坊

中山陵·孝經鼎

中山陵·音樂台

中山陵·景區石

鐘阜晴云

鐘阜晴云 從玄武湖上遠眺鐘山

鐘阜晴云 國畫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