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岸邊話六朝128 大名士桓彝被叛军杀死 典故“皮里春秋”与他有关 二维码
617
发表时间:2015-08-12 10:54来源:華華的網頁网址:https://zhouye6110.jz.fkw.com/nd.jsp?fromColId=123&id=243#fai_12_top&_np=123_476 桓彝的画像 建康城外,隔着秦淮河。陶侃和苏峻,是南北两大猛将第一次对决,谁也搞不清对方的实力。 这一生死之战,和无数电影片中的打斗一样,正义方一开始都落下风。被打得东倒西歪、口吐鲜血,义军的一个名人还壮烈牺牲。 庾亮号召同盟军加入 庾亮此次华丽转身,脱下了宽大长袍,穿上了坚固铠甲。明白了战场不是你来我往的动嘴皮,而是你死我活的绞肉机。他吸取了上次惨败教训,不再孤军奋战。为了人多势众,他注重“宣传”工作,招呼更多的“兄弟”来撑场子。 一是升郗鉴为司空。郗鉴任徐州刺史,驻兵广陵(今扬州,东晋时属徐州)。庾亮隔江抛出一顶高高的乌纱帽过去,相当于拿着扩声器大喊:哥们,上次拒绝你救援是我错了,实在对不住,咱们重头再来。 郗鉴正度日如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和北方的匈奴作战,要依靠朝廷拨款。建康一破,广陵成了没有源头的死水,面临着干涸枯竭。 郗鉴作为一把手,米袋要见底,工资发不出,士兵和老百姓人心惶惶。他焦头烂额,何去何从?突然接到升任司空的诏书,郗鉴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在城内杀白马起誓,讨伐苏峻。 将士们被他激情洋溢的演说感动了,明白了这是唯一出路,都愿意同生死、共命运。 二是发动东南方义兵。 庾冰逃跑后,苏峻派蔡谟去做吴国内史。陶侃、庾亮一起兵,立即派人到东南去疯狂地“发传单”,东南百姓热血沸腾,走上街头,挥臂呐喊,支持革命军。 蔡谟忠心爱国,立即“易帜”,宣布起义。会稽太守是王导的堂弟王舒,同时发布“通电”讨伐苏峻,正在会稽避难的庾冰也跑过来投奔。 这样,西、南、北,三支利剑一同刺向建康。 小皇帝也被扣押到了石头城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苏峻有条不紊地部署着一切:1、派部将镇压东南义军;2、严守建康的主战场——石头城。 当年,他自己进攻建康,舍近求远,从南边的陆路绕了个大圈子。本来也想重兵防守这条路线,他的参军贾宁说:温峤、陶侃主要是水军,肯定来猛攻石头城。 苏峻醒悟过来,把所有的军队撤回到石头城。为了鼓舞士气,还将“大老板”请出来坐镇。派人把8岁的皇帝司马衍从皇宫中搬出,扣押到石头城内,当作人质。 司马衍移出宫城的一天,正是瓢泼大雨,一路泥泞,跟随的宫女哭声震天。石头城是打仗的堡垒,不是居住的豪宅,生活条件非常差。苏峻临时腾出一间仓库,清理蜘蛛网,扫掉厚厚灰尘,搬来一些桌子、床,就成了小皇帝的临时住处。 王导为了不让小皇帝受到惊吓,或者遇害,他和右卫将军刘超、左光禄大夫陆晔等人陪伴在他的身边,刘超还天天给小皇帝上课,教授《孝经》、《论语》。 双方准备就绪,正式动手。 义军各方面都不顺利 不久,义军到达了石头城西南的长江江心孤岛——蔡州。苏峻登上烽火台,远远看到义军严明整肃,大吃一惊,说:我就知道温峤能得众啊! 他勒令各军严密防守,不可轻举妄动。庾亮却是报仇心切,率本部人马直扑石头城。结果如同一头撞到石头上,大败而归。庾亮惶恐无比,向陶侃谢罪。陶侃说:现在是紧急关头,不要计较这些。 陶侃此前都是和南方军队交手,对北方流民军只有初步印象:粗野凶悍,因此也有畏惧心理。他说:敌人力量正强,我们要慢慢等待机会。 温峤的嫡系部队也不多,一时茫然失措。 而此时,南方不断地有坏消息传来。苏峻的部将张建等人带兵杀入到吴郡,整个苏南、浙江一带临时组成的义军一触即溃。苏峻军连战连胜,革命形势陷入低潮。 大名士桓彝兵败被杀 就在建康的南部,曾经留下的星星之火全被扑灭,还有一名重要领导人阵亡。那就是宣城内史桓彝,是大名鼎鼎的桓温的父亲。 桓氏是北方大族,桓彝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但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一开始做主簿(类似秘书)之类的文官。到了晋元帝时,被任命为安东将军、浚遒县(今安徽肥东县境)县令。开始步入军界。 在平定王敦之乱中,他因立功,被明帝提升为散骑常侍,相当于朝廷的顾问,成了新皇帝的“智囊”之一。 此后,他又被派到地方上锻炼,调为宣城内史。当年的宣城郡,管辖着今天宣城、芜湖、马鞍山等广大区域,是建康的“南大门”,唇齿相依。 桓彝是个实干家,呕心沥血、任劳任怨,老百姓都夸他是好干部。苏峻叛乱后,桓彝率兵保卫建康。但宣城刚刚复苏,家底太薄,挺进到芜湖一带,被叛军的前锋部队打得大败。宣城也守不住了,一路退到泾县(今安徽泾县)。 建康城破后,他是为数不多的保留下的革命火种。陶侃起兵后,桓彝热血沸腾,准备扩大敌后根据地。 苏峻看他渐成燎原之势,眼皮底下哪能有火灾,当即派出“消防队”。先是把周围的县全部荡平,让泾县成了一座孤城;接着指使投诚的人轮番到泾县劝降桓彝。桓彝坚贞不屈,大骂他们是叛徒。 他的部下却清楚这个小城镇危如累卵,说:将军,我们不如假装投降,埋伏到敌人内部,也免得被他们攻下后屠城,百姓遭殃。 桓彝说:我深受国恩,宁可战死,也不可能和这些小人一起。 县城一个月后失陷,桓彝被杀,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天。时年53岁。 与桓彝相关的有一个成语,那就是“皮里春秋”,出自于《晋书·褚裒(póu)传》。 褚裒是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字季野。桓彝评价他:“季野有皮里春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这句话意思是:褚裒有一肚子《春秋》大论,嘴里从来不表扬或者批评哪个,内心实际有想法。 后来因为晋简文帝的母亲叫郑阿春,为避讳“春”字,改作“皮里阳秋”。《红楼梦》里薛宝钗写了一首《咏蟹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句意思是:螃蟹横着走,眼睛里看不到东南西北,蟹壳里只有黑色的隔膜和黄色的蟹黄。比喻有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自视清高,其实什么都不懂。 桓彝曾经让郭璞算命,郭璞说:你的卦象和我的一样,都会死于非命。 此时,革命形势一片暗淡,谁能扛起红旗,点亮前进的明灯呢? 请看下期 |